close

(因 COVID-19疫情影響,透過整理幾年前的法國自助旅行紀錄,再度神遊法國!)

法國自助旅行Day3-1
旅行日期:2018/05/04
旅行地點:巴黎蒙馬特區(聖心堂、帖特廣場、愛牆、紅磨坊)

藍5-14.jpg

巴黎蒙馬特區 Montmartre

位於法國巴黎市的一座130公尺高的山丘。蒙馬特高地著名的旅遊景點有白色圓頂的聖心堂、蒙馬特美術館、小丘廣場(Place duTertre)、紅磨坊(Moulin Rouge)、狡兔酒館(Le lapin agile)、達利美術館、和愛牆等。 名稱的由來:(維基百科)地名學中的「蒙斯馬蒂斯」(Mons Martis,意為「戰神的山丘」)在墨洛溫王朝時代仍然存在,這個名稱在基督化後變成蒙馬特,象徵烈士之山,為了紀念勝丹尼斯於250年左右在這座山上被處死。聖丹尼斯是巴黎主教也是法國的主保聖人。

 

來到法國的第二天,想先熟悉巴黎地鐵及各景點地理位置,畢竟要在法國待上一個月且一半時間都在巴黎,所以並不急著先走熱門景點,在法國的第一個行程就是選擇前往蒙馬特區的聖心堂,俯瞰一望無際的巴黎視野。

今天的早餐就是昨天在附近超市買的一些牛角麵包、沙拉、蛋以及從台灣帶來的掛耳式咖啡。住的房間外有個小廚房方便料理一些簡單食材,順便也把中餐料理完放入悶燒罐,省下不少餐費。從位於巴黎13區的住處先搭乘14號地鐵再到Châtelet站再轉搭4線在 Barbès - Rochechouart站下車。

※夏特雷站(法語:Châtelet)是法國巴黎地鐵1471114號線的換乘站,位於巴黎第一區巴黎第四區的交界處。是巴黎最繁忙的地下鐵路車站之一。

投影片2.JPG

我們選擇在Barbès - Rochechouart站下車的原因,主要是方便地鐵轉乘,只是須走上一小段路。如果要離聖心堂最近的地鐵站當然就是2號地鐵線Anvers站。

投影片3.JPG

 

看著前方不遠的白色圓頂高塔教堂矗立在蒙馬特的山丘上,以及在纜車乘車處附近看到旋轉木馬,地標與旋轉木馬一起出現的畫面,在巴黎處處可見。

投影片6.JPG

拿著昨天剛買的巴黎交通卡月票Navigo Découverte Pass,除了在卡片生效期間可以任意搭乘地鐵Metro、公車、RER、Transilien火車、tram路上電車等外,在這裡也特別方便可以直接使用乘坐纜車而不用在這裡排隊買票,對於旅客來說十分方便!

不過雖然省了排隊買纜車票的時間,但絡繹不絕的觀光客還真不少,上纜車也是要排隊的!

投影片4.JPG

※纜車車資同1張地鐵票

 

聖心堂  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位於法國巴黎天主教宗座聖殿,以耶穌聖心主保而得名。坐落於巴黎北部的蒙馬特高地上,由保羅·阿巴迪設計,為兼具羅馬拜占庭風格折衷主義建築。1875年動工、1919年祝聖啟用、1923年正式完工。由於位於巴黎市區的高處,加上有別於市區其他建築的設計風格,使其成為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

聖心堂的建造計畫始於1870年普法戰爭的失敗,基於人民的希望,選擇在高130公尺的蒙馬特山丘上建造一座聖潔教堂,取名『聖心堂』意指象徵救贖、信任、希望的神聖之心將帶領人民脫離戰爭的痛苦。其建築樣式是巴黎教堂中少見的羅馬式拜占庭式建築風格,壯麗華美白色的圓頂是其特色,整座教堂採用質地十分細緻的特殊石料作為建材,遇雨水則會越發白淨,這也是聖心堂歷久彌新始終純淨潔白的原因。

投影片8.JPG

教堂前的階梯廣場上正是俯瞰整個巴黎市區的最佳觀賞點,不少遊客都是坐在階梯上遠眺整個巴黎市景。

投影片5.JPG

『聖心堂』是來到巴黎必訪之處,來自全球各地的觀光人數眾多,更是旅遊網站或部落客提到的巴黎小偷、扒手、簽名黨以及手環黨經常出沒之處,所以一到這裡千萬別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而忽略了自身錢財的安全。

 

投影片7.JPG

天氣真的太好了,在教堂外面就花了不少時間拍照,以至於不急著往教堂內部走去,五月的巴黎天氣十分舒適,雖仍有涼意但在陽光之下卻更顯得宜人。

教堂正門的最上方可見耶穌雕像,入口處的浮雕也描述種種耶穌的生平事蹟。

投影片10.JPG

 

參觀教堂大多是免費的,因為方便信徒隨時進入禱告。教堂內部已有不少參觀的人,有的正在祈禱、有的就像我一樣東瞧西瞧的,教堂內部精彩的彩繪玻璃窗;一件聖心堂的模型將建築細部看的更清楚;當然還有一架龐大而且出色的管風琴,擁有4層鍵盤與腳踏鍵,還有90個音栓。只可惜沒聽到這台管風琴發出的聲音縈繞整個教堂的氛圍。

投影片9.JPG

 

投影片11.JPG

正殿上方的耶穌像高大且莊嚴,背景貼上金箔更顯得教堂肅穆與崇高。

 

離開聖心堂沿著狹窄的石街道往下走,不遠處即是著名的小丘廣場(Place duTertre)或稱帖特廣場、藝術家廣場,處處可見現場為觀光客作畫的街頭畫家。20世紀初的蒙馬特可是不少印象派畫家、現代畫家經常聚集之處。

藍5.jpg

藍5-8.jpg

藍5-9.jpg

 

愛牆  Le mur des je t'aime

這是一片總面積為40平方公尺、用280種語言、寫滿311句世界各國「我愛你」的字體、及 612 塊藍色琺瑯熔岩瓷磚拼成的藍牆,命名為「 愛牆 」、「我愛你牆」。在311句「我愛你」的字體旁繪著紅色的碎片,象徵著人類受傷破碎的心。若將牆面上所有的小紅色塊組織起來,那麼就會拼湊成一顆完整的紅心,意味著用愛將破碎的心修復,這也是這面牆設立的意義。蒙馬特愛牆的發起者弗雷德里克·巴隆(Frédéric Baron)是法國一位音樂家,以寫愛情歌曲見長。1992年起巴隆開始收集和記錄下了1000多條用300多種語言寫就的「我愛你」的手寫體,並於2001年2月14日情人節設立蒙馬特愛牆。

在牆的上方有一幅畫,畫中是一位身穿深藍色吊帶裙的女孩,斜倚在一張小桌旁,畫旁邊有一行小字:「保持理智,勿要強求(soyons raisonnable, exigeons l'impossible)」

藍5-10.jpg

如果說巴黎是個浪漫之都,那這面牆就是浪漫的極致吧!在巴黎旅行,不管是與情人或與家人、朋友來到此地說聲「我愛你」,這句充滿力量的語言,不知不覺中讓彼此更加靠近。

中文的「我愛你」就在牆面左邊上方處,直式的寫法很容易在這面牆上找到,而且看到竟是繁體中文字更是興奮不已,代表中文正規字體讓全世界都看到,看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尋找自己熟悉的文字再拍照留念,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從聖心堂走到這裡已是下午1點,不趕行程的我們便拿出已準備好的中餐(慈濟的香積飯)坐在愛牆前的椅子上悠閒地享用。

藍5-11.jpg

 

達利美術館  DALÍ  PARIS

巴黎達利美術館位在蒙馬特的特爾特廣場附近,展示著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 ,1904~1989)的藝術畫作。自1991年以來,此美術館以Espace Dalí Montmartre為名稱,於2018年4月13日改名為巴黎達利美術館。

藍5-12.jpg

達利美術館並沒有在這次的行程規劃裡,主要原因是之前去西班牙時有去過達利美術館,在台灣也曾經看過達利個展,因此來到巴黎主要想看的藝術家還是限於法國印象派。

 

紅磨坊   Moulin rouge

紅磨坊始建於1889年,以上演其著名的法國「康康舞」聞名世界。

紅磨坊以現代康康舞的發源地著名。康康舞是一種充滿誘惑力的舞蹈,最初是紅磨坊中的交際花為營生而編排的,其淵源要追溯到康康舞自身發展成為一種娛樂形式並成為一種風靡歐洲的歌舞的那個時代。衣著華麗長裙的女郎輕盈地旋轉、舞動著極為快速的旋律,還不時掀裙彈跳高舉的美腿,露出滾邊裙下的無限春光,在當時民風尚為保守的巴黎掀起一股騷動,社會各階層的人們爭相來此一探風采。當時舞廳經理人也請來後印象畫家羅特列克為其內部彩繪裝飾及製作宣傳畫報,成功打出知名度,羅特列克也被冠上「蒙馬特之魂」的稱號。

無憂、輕盈、喜悅的生活,是最足以代表巴黎美好年代的形容詞,而「紅磨坊」又是最能代表巴黎當時繁華歡愉夜生活的場所。蒙馬特全盛時期最多有30多座風車在此運轉,如今僅剩寥寥無幾的紅風車。今天,紅磨坊作為一個旅遊目的地,為世界各地的成年遊客提供音樂、舞蹈之類的娛樂活動,那段世紀初的法國羅曼史依然在這所俱樂部的舞台上演繹著。

藍5-13.jpg

從馬馬特山丘沿路走下坡到Boulevard de Cilchy,在2號地鐵Blanche站出口處前就會看到大大的紅色風車,正值白天時段當然尚未開放,進去看秀也不是主要目的,只是在門前拍照到此一遊。聽說夜晚的蒙馬特區並不適合旅人來閒逛的,因為兩旁延伸出去就是著名的巴黎紅燈區,經過時有不少情趣用品店,只能快速走過不敢逗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L的隨心所遇 的頭像
    JL的隨心所遇

    JL的隨心所遇

    JL的隨心所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